2011年9月21日

打狗旗后砲台

高雄打狗史載 : 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清廷撥調水師把總一員及士兵百名駐紮打狗旗后。至康熙33年改派水師千總、把總各一員,步戰守兵70名及戰船兩艘,以守衛打狗等地。
  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清廷於旗后築砲台一座以為防備。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日軍入侵恆春直攻牡丹石門,造成牡丹社事件,清廷派沈葆禎來台加強海防,乃先後派淮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督造旗后、港口(雄鎮北門)等二處砲台,以共扼打狗港。本砲台聘英籍工程師設計,其雖屬西式砲台,但旗后砲台之正門入口卻十足中國式,尤其是八字門及兩邊門牆上,以磚砌成樣式不同的「囍」字,更為其一大特色。
  至清光緒20年(西元1894年)10月15日日軍攻打打狗港,因黑旗軍統領劉成良事先逃往台南,日艦「吉野號」於砲戰中擊毀砲台門楣之「威震天南」前兩字,日軍兵不血刃佔領旗后等多處砲台,進佔打狗。日據時期,旗后砲台之大砲被拆走、溶毀。
  1945年二次大戰後,砲台乏人管理,直至1989年高雄市政府重新修復,並於1993年完工,1995年元月重新開放供民眾參觀(二級古蹟)!    

參考資料 http://cabu.kcg.gov.tw/chichi/visit-2.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