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

李達海筆下的老君廟經驗

李達海筆下的老君廟經驗
李達海
      
我剛到老君廟時,最早煉油廠内的進油幫浦是手搖式,由兩個人面對面站著,以人力一來一往的推動唧筒,這在國外煉油史上可稱得上是奇聞。後來才改用「華盛顿」式往覆幫浦,但技工大都由兵工廠出身,技術經驗都不夠,往往機器調了半天還調不好,甚至愈調愈壞。
    操作工人更是來源困難,西北是個農業放牧的社會,工人多半從河西走廊和酒泉附近招來,這些人本來要去服兵役,但到油礦局做工就可代替兵役。他們完全沒有工廠經驗,但力氣奇大。有些黄銅做的閥(valve),工人往往連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都弄不清,有時扭錯方向將閥桿子都扭斷,這在國外煉油廠視爲奇談。
    器材尤其短缺,初期以煉油鍋煉油,建鍋所需的鋼板都是利用拆船拆下來的鋼板,取下鉚釘,再銲補釘眼,然後捲銲成鍋。管線與配件來源也是問題,抗戰初期沿海、沿江很多工廠遷到四川重慶附近,有些工廠因故無法復工,但廠裏有些管子、零件還能用,就被甘肅油礦局買下運至玉門老君廟。所以當時許多學機械的同仁工作也十分辛苦,四處搜尋合用器材。
    另外打井下套管所需的水泥必须從重慶一桶一桶的運來,所以當時探井工程師勉強以探煤的設備來探油,一碰到油層有壓力時就關不住,而發生噴井失火的災變,聽說有次還用炸藥把山坡炸塌了,才把火蓋住。還有一次發生喷井,油氣外溢,礦局十分紧張,下令全礦場不准生火,所以大家都吃冷飯。
    以煉油鍋煉油效果不佳,後來,由金開英先生門下四大將之一的夏勤鐸先生負責,設計新式的管式燼及分餾塔來煉油,我則擔任他的助手,幫他打打雜。
   回想當年老君廟煉油都是以直接蒸餾的方法來提煉,原油利用率很低,品質當然也差,汽油的辛烷值都在五十以下,等於是五十號汽油,依目前標準根本不能用,但在當時總比使用酒精或「木炭汽車」的氣體發生爐方便而經濟。
石油河,三明治
    原油蒸餾後約有一半的殘渣油,一小部分供員工冬天取暖用,其餘九○%都排入石油河中流到戈壁灘,隨水滲透到地下。到了冬天,整個玉門油礦一片黑煙繚繞,而石油河则變成一大塊三明治,一層油,一層冰雪,常堆積得很高,到春天冰雪融化,常必须點火燒掉河上的油,以免釀成巨災,這種奇觀,在當時限於設備,也只能如此了。
    老君廟煉油廠址原本距石油河邊很近,但三十二年夏天,一場豪雨後山洪爆發,沖壞了煉油廠所有設備,於是積極籌畫在較高的四台建新廠,設備及設計由美國提供,比舊廠齊全得多。但後來的建造、施工並沒行完全按照原始設計,原因是所有器材都由美國先運至印度,再由印度空運,飛越喜瑪拉雅山至昆明,再由昆明以卡車運至玉門。許多器材在中途都損失了。另外反應器因爲爲體積太大,只好切開了再空運,到玉門再銲接起來,以當時銲接技術,根本無法完全按照美國的標準來做,但因處戰爭,也只能盡力而爲,以後中油公司重視電銲並小有聲譽,與此不無關係。
    在器材設備七拼八湊、操作人員訓練不足,而工程師經驗又不夠的情形下,大家還能努力達成煉油目標,憑藉的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君廟精神——實幹主義。
    我自三十一年三月加入甘肅油礦局,在老君廟一共待了三年又八個月,從化驗室工作、值班工程師、工程設計助理,到最後的專業工程師,學到許多珍貴的經驗。抗戰勝利後,我從甘肅到上海的高橋油庫,後來又到高雄煉油廠,
馮宗道的老君廟經驗

民國三十二年十月底我抵達老君廟油礦時,那裡的採油煉油工作已大致上了軌道,並且已達成了第一次的生產目標—年產汽油一百八十萬介侖。一般提到石油的生產都以桶爲單位,一桶原油相當於四二介侖,一公噸原油大約是七桶。當初美國人在賓夕凡尼亞州打油井,從地下採得石油,便以當地生產的一種木桶貯存,以後便成爲石油容量的單位,通行於全球。可是玉門油礦初期的石油產量不多,並且採出石油中可以利用的部分只是汽油、煤油和柴油,其他重質的燃料油用處不大,且又無法運出,所以只好棄於河谷。因之甘肅油磧局的產量目標只限於汽油一項,因爲這才是軍民用最迫需的項目。一百八十萬介侖的汽油數量在今日的煉油眼光看來,實在是微不足道,但在當年抗日戰爭的艱苦環境來說,已是極大的成就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