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7日

母親阿母


母親阿母

    之一

    母親是在我小學畢業典禮的一星期前過世。記得那天是畢業典禮預演,放學回家路上,還想著要告訴病榻上的阿母:「我是五名內,要在畢業典禮上領獎。」沒想到一進門,家人圍著哭泣。

    大殮時,依「土公」指示,大我三歲的二哥扶頭我扶雙腳,因大哥逃亡已經兩年從未回家。

    還記得是穿著染黑衣褲參加畢業典禮,心裡只想著成為失去母親的孤兒,真是恍恍惚惚,眼淚直流,不知如何是好。而家人看我整天拿書在溫習,準備應考初一入學考試,以為沒問題。後來考了第四次才考取省立岡山中學的第三次招生。

    阿母在的最美好的記憶是放學回家,到對面鄰居把考卷或學期成績單給不識字的母親,母親就會請鄰居好友帶大一女的幹練寡居「喔巴桑」胡陳明冊看,當然是得到讚美的話。

    「喔巴桑」胡陳明冊女士是戰前高雄最大本土企業家胡知頭之長媳,在公公過世後,能聘請律師透過法律程序,取得先夫應有權益,是高雄一件大事。

    後來,我感覺到她們兩人的聊天裡,談到有收我為子之意,我就少上門了。

    阿母是林投圍人,世居高雄的人稱法院到區公所附近為林投圍,有別於前金萬興廟附近的前金,雖然後來設區名為前金區,而區公所設在林投圍。

    小時候已是戰後,每年農曆年初二,三哥和我都會分別被阿母派到新塩埕(現九如路到十全路變電所一帶)邀阿姑,或到林投圍和前金邀大姨和阿姨,雖然印象中都沒邀成,反成我們去玩去受招待的好差事。

    而戰前,在年長我八歲的二姐記憶中常隨母親坐人力車帶了大包小包回林投圍娘家,也就是大姨家(招贅),當然是很受歡迎的。那時,父親賣魚生意做的很好,我媽以這種方式回饋娘家。

    在二姐的記憶中最深的事,是1941年,高雄人暱稱「五層樓仔」的吉井百貨Depart立,是母親常去購買當時的精品的地方,都會帶著兩女一子去,買四歲到六七歲期間的男童皮鞋、體面童裝、小口琴,都要買三件,嬸嬸和姑姑的同年紀長子都會各有一件。

    還有一事特別記下來,阿姑婚後不久,公公過世,兄弟分家,身為長子的姑丈分得一口大鼎和一大筆債,阿姑回娘家向阿嫂哭訴,母親安慰她,等阿哥回家就沒事。真的,家父一聽,二話不說,就答應把那筆債還清。

    之二

    母親體弱,婚前只能負責煮飯燒菜的事,練就有本事做出一整桌上得了台面的台灣料理。更精於醃製漬物,因打狗港(愛河)之北是農耕之地,作物收成難免要醃製以供久存慢慢食用。婚後除操持家事,則可醃魚晒乾自用或零售,尤其是每年冬至前後十天的烏魚汛,製出烏魚子,鹹淡合宜,軟硬適當,更重要的是生烏魚子加工第一步就是要乾淨剔除血管,才無異味而且美觀,風評很好。母親的家庭烏魚子工場,據說可達十位親戚鄰居來幫忙,而能維持一定品質,可見早有品管作業。

    母親三姊妹無親兄弟,有一堂兄弟未婚,獨居於龍目井(今龍泉寺附近),我們常會被派去送東西,去世時亦由父親料理一切後事。

    二姐對於母親經營近鄰關係頗得真傳,自小就是送煎魚佳餚給左鄰右舍對面鄰居的好幫手,尤其在1937~1945年期間,父親購買堀江町(今五福四路以南七賢三路以西)日人住宅區內豪宅,對面鄰居就是當時高雄州警察署長所住,關係好到禁止拜拜燒金銀紙時候,署長夫人偷偷告知何處可買到,還提醒燒金銀紙時要記得關門。

    之三

    調出母親婚前的戶籍謄本。戶主是大姨大姨14歲父喪成戶主,二妹方41歲,纏足解,職業是日傭,顯然是家無恆產。大姨16召夫,生了八男八女,真難想像如何帶這一家子。

    母親1906年生,4歲喪父,192418歲結婚,育四男五女,1952年逝世,享年僅46歲。

    母親婚後至終戰前,約20年是黃金歲月,父親賣魚生意順遂,相夫育子,住處由小屋搬到現大公路配合天皇太子來訪新建的二樓店面洋房,公媽廳有頂桌下桌,桌裙八仙綵都自有,除祖先牌位還供奉一尊土地公神像,沒機會唸書並不識字,每天燒香拜拜,初一十五及祖先忌辰、各神明誕辰都要三牲四菓祭拜,何時拜怎麼拜都清清楚楚。

     之四

大概是1939年為了長子赴日本上中學,阿母想要多瞭解日本人生活,才會捨得才住沒幾年的新樓房賣掉,搬到日本人住宅區。家裡還裝設一支電話,二姐還記得號碼是4406,接受電話訂鮮魚送貨到家服務。寬大院子有一水池養鯉魚,是孩子們邀來同學遊戲的好地方,還設有一座鞦韆。烏魚汛期間,院子就成製作烏魚子場所。我的童年模糊記憶由此開始,卻是二姐幾乎是整個小學時期美好童年回憶所在。

    戰後是我家厄運的開始。


電話4406   電話定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